进化论的两足动物僵局
2023-07-02 09:05:03 哔哩哔哩

除了我们到目前为止处理过的化石记录之外,人类和类人猿之间无法弥合的解剖学鸿沟也使人类进化的虚构失效。其中之一与走路的方式有关。


(资料图片)

人类用两只脚直立行走。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运动形式,在任何其他哺乳动物物种中都没有见过。其他一些动物用两只后腿站立时,移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。

像熊和猴子这样的动物很少能以这种方式移动,比如当它们想要到达食物来源时,甚至只有很短的时间。正常情况下,它们的骨骼向前倾,用四只脚走路。

那么,像进化论者声称的那样,两足行走是从猿的四足步态进化而来的吗?

当然不是。研究表明,两足动物的进化从未发生过,也不可能发生过。首先,两足动物并不是一种进化优势。猴子的移动方式比人类的两足行走更容易、更快、更有效率。人类既不能像黑猩猩那样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而不落到地上,也不能像猎豹那样以每小时125公里的速度奔跑。相反,因为人是用两只脚走路的,所以他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要慢得多。出于同样的原因,就活动和防御而言,它是自然界所有物种中最不受保护的物种之一。根据进化论的逻辑,猴子不应该进化成两足行走;相反,人类应该进化成四足行走。

进化论主张的另一个僵局是,两足动物并不适用于达尔文主义的“渐进发展”模式。这种模式构成了进化的基础,它要求在两足和四足之间应该有一个“复合”的步伐。然而,英国古人类学家罗宾·克伦普顿在1996年进行的计算机研究表明,这种“复合”的步伐是不可能的。克伦普顿得出了以下结论:生物可以直立行走,也可以四肢行走。[1]在两者之间行走是不可能的,因为这会涉及过多的能量消耗。

这就是为什么半两足动物不能存在的原因。

人类和猿类之间的巨大差距并不仅限于两足行走。许多其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释,比如大脑的能力、说话的能力等等。苍白的进化论人类学家伊莱恩·摩根就此事作了以下供述:

关于人类的四个最突出的谜团是:①为什么他们用两条腿走路?②为什么他们掉了毛?③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大脑?④他们为什么学会说话?

对这些问题的正统回答是:①“我们还不知道”;②“我们还不知道”;③“我们还不知道”;④“我们还不知道”。问题清单可以大大加长,而不会影响答案的单调性。[2]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[1] Ruth Henke, «Aufrecht aus den Baumen»,Focus, Vol 39, 1996, p. 178.

[2]  Elaine Morgan, The Scars of Evolution,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4, p. 5.

热门推荐